分享好友 文章首页 文章分类 切换频道

【电影抓娃娃】到底是谁被困在了中式教育里?

2024-07-28IP属地 河南10灵壹趣测

上周末我去看了电影《抓娃娃》,奔着沈腾和马丽搭档想去看搞笑的,结果等出了影院心情很沉重。

父母为何对“苦难教育”那么执着?

到目前为止,抓娃娃的票房已经达到19.02亿了,很多人去看了,感触也是颇多。

电影里是:困苦的爹,辛劳的妈,破烂的院子,破碎的娃。

房子是破的,屋顶是漏的,菜买最便宜的,水用滴出来的(只要妈妈不洗头,水表都不会转)。父亲的鞋底是烂的,母亲的衣服是旧的,奶奶是瘫在床上每日用中药续命的......

大儿子养费了,马成钢想要再培养一个继承人,于是牛牛改名为马继业,正式开启了“继业”的培养之路。

为了让马继业考上清北大学,他的父母人为造就了一个穷困潦倒的家庭,想让孩子在苦难中成长成自己想要让他成长的模样。

请来的假奶奶,院子里的所有邻居,书店爱看书的老板,院子里爱讲物理的老板,楼上喜欢弹钢琴曲的邻居,包括上学路上问路的外国人......都是马成钢精心策划的一部分。

过分是的,甚至为了阻止他上体大,父亲给他的腿上麻药,伪造病例;

看见瘫痪的奶奶打球,讨论方法就让奶奶立刻“死去”; 上下学路上被人跟踪监视,时刻报道动向;

家里卧室甚至洗手间都安装着摄像头;

被杜绝一切电子产品,只剩书本陪伴;

日记、微表情都被做成分析报告......

长大后的马继业,感觉他的世界很不真实,好几次都接近崩溃的边缘,后来他一步步探寻真相,甚至放弃了第一次高考去探寻真相,终于明白了不真实是在那里,是被父母操控了的18年。

后来,他放弃了清北,以705分的成绩进入了体大。这个选择似乎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后来,看了很多网友的评论,我才知道,原来我们都被困在了中式教育里。


喜剧的内核往往藏着悲剧,《抓娃娃》所揭示的是“中式教育”的残酷现实。

电影里让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小时候的马继业生日时,马成钢把家里一千多块钱给他保管,因为七天无理由退换他投机取巧买了平板,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而没有给爸爸买新鞋,后来七天无理由平板退不了,无奈只有去捡瓶子卖钱,在这件事里他经历了第一次霸凌,被小孩子拿瓶子砸和编歌谣取笑他。

在我看来,这些苦其实是没必要吃的,真正的“吃苦精神”并不是只能靠自己苦苦摸索,尝尽艰难困苦才能得到的人生经验。

它不是忍受贫穷的能力,而是能为了某个目标而长时间聚焦的能力,是即便遭遇人生低谷依然能保持稳定、乐观心态的能力。

一个曾被父母亲手“撕过伞”的孩子,你又怎么能要求他乐观。

一直到后来他上了体大,也恢复了有钱人的身份,可在比赛时看到许多瓶子,还是忍不住会去捡,我觉得是一个童年阴影吧。

这部影片,它不仅是一次对家庭教育方式的深刻反思,更是对孩子成长过程中自由与教育边界的探讨。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引导孩子成长,让他成为一个独立自主、自由的人。他的人生应该由他自己选择,而不是被我们安排。

“苦难教育”真的能确保成才吗?

我自己就是在这种教育下成长的,但我感到非常疲惫,我羡慕那些家庭条件好的孩子,我在金钱上总是感到紧张,这也是长期困扰我的问题。

我们的孩子没有必要像我们过去那样辛苦,因为时代不同了,每一代都有属于自己的使命。

中国式父母,往往喜欢对孩子进行操控。

这种情况在当下依然普遍,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无法享受到权力的快感,但在亲子关系中却可以大行其道。

他们可能会以道德为名,对孩子进行精神上的绑架,利用父母的权威来压制孩子。

“因为我爱你,所以你必须听我的。”这是社会上最常见的爱的谎言。

电影结尾马成钢对儿子说的那句“给你铺的这条路,你踏上就是顶峰了”

乍听上去的确很有诱惑力,可对尚未尝试人生可能性的孩子来说,如果条件是一辈子不能做自己,即便登上顶峰,真的不会后悔吗?

同样的,对父母来说,一辈子养出一个只会听话、毫无决断能力的孩子,何尝不是另一种失败。

电影里体现了三种教育:吃苦式教育;愧疚式教育,控制式教育。

影片的结尾,虽然以马继业勇敢做自己,父母逐渐放手,家庭关系得到修复的温馨画面收场,但这更像是一个理想化的愿景,是对现实困境的一种美好寄托。

《抓娃娃》其意义远不止于电影本身,更是一部深刻的教育启示录,它提醒着每一位父母及未来可能成为父母的人:

爱,应当是引导而非控制;教育,应当是点燃而非灌输。

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兴趣。同时,也要教会他们如何面对挫折和失败,如何在失败中汲取教训,不断成长。

反对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