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普查的建议
主办单位:市教委
协办单位:团市委,市妇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卫生健康委
建议正文
关于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普查的建议
当前应积极常态化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普查,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根本,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普查的紧迫性
(一)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学生的普遍心理健康状况让人担忧,集中表现为学业压力、家庭冲突、同伴关系不良,以及生活枯燥、网络成瘾,性格内向回避、冲动、敏感、自卑内疚。少数学生还存在或曾经存在较为严重的极端心理问题,并导致青少年自杀事件时有发生。《中国国民心理发展报告》指出,2020年我国24.6%的青少年出现抑郁的情况,重度抑郁的青少年占比达7.4%。以合川区为例,2021年,我区对小学五年级至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开展了心理健康体检,共计11.36余万人,统计得出,28.3%的学生存在抑郁情绪,其中轻度抑郁占比14.6%,中度抑郁占比9.5%,重度抑郁占比4.2%。调查发现我区的青少年抑郁情况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临床发现,每个自然班(以每班50人为标准)大约有2名学生因为抑郁需要休学。可见,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抑郁症正在成为阻碍学生成人成才的关键因素,这一问题需要引起家庭、社会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自我缺控。一些意志薄弱的孩子面对学习压力的挑战时,一旦遇到挫折就会产生消极的心理状态,无法调控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初三、高三学生中,相当部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考试焦虑,甚至会失眠、患神经衰弱症等。
二是家庭缺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养育方式方法、家庭环境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发育。如今很多父母没有正确的育儿观,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孩子的理解和他们的正常心理需求,缺乏亲子间的沟通与交流,不能正确引导孩子作人生职业规划,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孩子出现情绪障碍。
三是社会缺位。一方面网络空间不清新,存在负面舆论,而有一些青少年却又沉迷于网络,通过游戏和网络来逃避现实,价值观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社会对职业教育缺乏正确认同,对行业需求缺乏正确认知,对职业就业缺乏深刻认识,存在追求“高大上”的职业观,社会就业压力过大。再者整个社会未建立健全全员心理健康的干预机制,个别社会人员的不良习惯没有及时干预,社会的育人体系不够健全。
四是学校缺效。广大中小学校都普遍提高了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情空前高涨。但由于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匮乏,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专业能力不足,加之学生升学压力大,家校合力不够等原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不太明显。
二、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普查的必要性
(一)增强全民心理健康意识。通过普查,促使学生乃至全民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正确认识心理健康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意义和主动寻求心理帮助的意识。
(二)促进学生充分悦纳自我。给学生提供一个正确认识自我、了解并接受自我的机会。通过普查,使学生在比较全面地了解和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完善自己的性格,开发自我的潜能。
(三)全面了解学生心理状况。通过普查,可更好地掌握本地区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后期提供心理健康工作服务提供准确的数据引导。另一方面帮助老师、家长和学生了解学生本人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有的放矢的从认知和行为等层面对需要帮助的学生个体进行心理辅导,从而改善、维护和提高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三、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普查的可行性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加强校园、社会少年儿童安全防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22年重点民生实事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渝府办发〔2022〕11号)文件要求,需要积极推动健康中国重庆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落实落地。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21〕10号)明确要求:“做好心理健康测评工作。积极借助专业工具和手段,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健全筛查预警机制,及早实施精准干预。县级教育部门要设立或依托相关专业机构,牵头负责组织区域内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工作。”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十条措施的通知》(渝教安发〔2021〕2号)指出:科学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各地各校要制定《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方案》,在全体教职工中普及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知识。中小学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全体师生参加的心理健康筛查工作,建立完备的师生心理健康档案。对发现心理异常的师生进行实时监测和科学干预,加强有针对性的个别心理辅导,并根据需要及时转介医学治疗。
四、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普查的措施及建议
(一)建立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建议强化政府部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职责。教育部门要统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工作关系,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引导社会关注、家长认同,学生参与;编制部门要配合教育部门,指导中小学校在编制总量内按要求统筹合理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确保在编在岗。宣传部门要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文明校园创建的重要内容,加强正面宣传,做好舆论引导;民政部门要加强心理健康领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引导和推动相关专业领域的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人社部门要积极支持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招聘工作;卫健部门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医疗资源供给,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项目支持力度,推动医疗机构与学校共享心理健康服务资源;妇联要提升家长及监护人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并为困境儿童家庭提供帮助;团市委要开展公益性学生心理辅导活动,组建高水平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团队,鼓励和引导专家学者、医务人员、专任教师、具备相关资质的社会工作者、心理专业大学生等加入,定期为学生开展科普宣传、心理支持、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少年宫及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单位要积极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等。
(二)建立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建议每年或每学期面向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测评,指导学校科学运用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结果,推动建立“一生一策”的心理成长档案,建立健全心理健康管理平台,对筛查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干预和危机预防。从而完善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立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降低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为打造平安、和谐校园提供有力支撑。
(三)建立专门通道,解决资金缺口。两条路径可解决心理健康资金缺口。一是财政兜底。以合川区为例,按照小学5-6年级及以上学生每期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普查(每生每次10元)计算,合川区每年需200万元。需要治疗的学生每生约需1200元。按2021年需要治疗的9.5%的中度抑郁者(约1万人)计算,需治疗经费1200万元。建议市财政按年生均不低于20元的基准定额单列经费,支持合川区及全市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及教育。二是多部门资金整合使用。建议市级有关部门对相关项目经费可进行整合运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经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