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是希望看到他们感兴趣的、符合他们想法的内容。无论是新闻、娱乐、教育、还是社交网络,人们都想获得个性化和有针对性的信息。这并非什么新鲜事,但问题在于这种趋势是否会对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造成影响。
人们往往想看到自己想
一方面,这种个性化和定制化的信息呈现方式给我们带来了便捷。通过搜索引擎、社交网络等,人们可以快速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而且,这种信息呈现方式还可以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这种方法能够让人们得到更高效的信息传递和互动。
另一方面,这种个性化和定制化的信息呈现方式可能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首先,很容易出现信息过滤的问题。当我们通过搜索引擎等途径来获取信息时,一些信息可能会被算法过滤掉,而这些信息中可能包含了一些我们需要或者有益的信息。其次,这种个性化和定制化的信息呈现方式也可能会弱化人们的信息获取效率,因为人们将不能感知那些逾越了自己趣味、兴趣的信息。最后,如果让信息的个性化和定制化成为主流,可能会导致人们陷入信息茧房,使他们的视野逐渐变窄,对外界的真实情况失去敏锐度。
虽然这种符合人们兴趣、偏好和想法的信息获取方式让人们感到方便和实用,比如 Google 的全球搜索、Facebook 的年龄、兴趣和性别的过滤信息等。但我们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这种个性化和定制化的信息呈现方式是否真的符合最优选择原则,或者说对人们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综上所述,以人们兴趣为核心的信息获取途径,在特定情况下对人们来说会带来便利和舒适,但过度地将个人利益和兴趣放在首位也会导致信息获取和社交互动过程中的主观性偏差和社会悖论。人们必须开始认识到这种方法的一些潜在问题,以期能够更科学地对待我们的信息需求和趋向,同时获得更具多样性和深度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