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积极思想中的意义治疗流派

   2024-04-16 IP属地 河南郑道心理人本存在00
核心提示:意义治疗流派的代表人物有约书亚·李普曼大师(代表作有《宁静的心灵》),还有心理学家、存在论主义哲学家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和维克托·弗兰克尔(ViktorE. Frankl)。

意义治疗流派的代表人物有约书亚·李普曼大师(代表作有《宁静的心灵》),还有心理学家、存在论主义哲学家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和维克托·弗兰克尔(ViktorE. Frankl)。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弗兰克尔大师,他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他出生于奥地利,1930 年获得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49 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弗兰克尔不幸被关进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后幸免于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弗兰克尔加入了美国国籍,并担任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迪尤省大学和南卫理公会大学的访问教授。

在专心于学术之余,他还潜心写作,将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经历(尤其是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那段黑暗岁月),付诸于笔。他的作品不仅深入剖析人性中存在的黑暗,也真实再现了自己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时,即使深处最恐怖、最恶劣的环境,内心仍然怀着对真善美的向往。
弗兰克尔和其同时代的哲学家、心理学家、精神疗愈家们一样,认为人类作为一种存在具有无限潜能。然而绝大部分的普通人却还处在心理睡眠中,处于这种状态下的人还没有认识到自己所具有的无限潜能。个体一旦处于生死攸关(如濒死状态)时,其自身的防御机制启动,沉睡在其心灵最深处的更高阶的自我将被激活,此时个体的无限潜能也同时被激活。因此,我们应该去寻找每个个体存在的意义,发现每个个体的价值。当完成从低阶到高阶的转变、发现自己存在的价值时,个体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此时,个体的生理、心理潜能也随之呈现。

关于上述观点,弗兰克尔在其1946 年出版的《追寻生命的意义》(Man’s Search for Meaning)一书中,用了一个登山家的例子做了一个类比。

一名登山者在登山过程中筋疲力尽,几欲放弃,他在每次几近放弃时,都会抬头看看山顶,仿佛山顶尽在咫尺(尽管很多时候,那个近在咫尺的山顶实则远在天边),正是貌似尽在咫尺的山顶给了登山者源源不断地登上峰顶的憧憬和信心,也正是这股信心从精神上帮助登山者突破了自己的体能极限,发掘了自己的生理潜能,并突破了心理极限。人生又何尝不是在登山呢?

除了弗兰克尔大师以外,另一位秉承这一理念的大师当属弗农·霍华德。霍华德是一名积极思想的精神导师、思想家和哲学家,同时也是一名作家,他的创作高峰期始于20 世纪60 年代中期并一直延续到其1992 年去世。
他的作品有着非凡的独立性和深刻的洞察力,不同于其他积极思想领域“精神成长”作家的作品,他在著作中提供了具体的、实际的、可操作的精神成长方案,这也是李普曼和弗兰克尔两位作家作品中的盲点。以价值为导向、存在为意义的意义治疗流派,其无论在道德层面还是精神层面上都是积极思想中相对最令人信服的一个思想流派了。
当然也有人反对称,以价值为导向、以存在为意义的意义治疗学跟积极思想或精神科学之间不存在任何联系。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认为意识的载体极其捉摸不定,更难被认知。然而,正确地使用意识以及认知的能力却往往可以改变个体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毋庸置疑的是,意义治疗流派将心理学治疗和精神疗愈相结合,开创了精神心理学的先河,也非常好地呼应了威廉·詹姆斯所开创的宗教心理学。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文章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130002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