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代际创伤

   2024-07-09 IP属地 河南70
核心提示:为什么我们长大后越来越像父母了?之前的我有一个同事曾经跟我说过这样一件事,她很害怕回家,因为每次回家再次回来的时候总是会

为什么我们长大后越来越像父母了?

之前的我有一个同事曾经跟我说过这样一件事,她很害怕回家,因为每次回家再次回来的时候总是会跟男朋友吵架。久而久之发现是因为母亲带给她的情绪影响了她,而且几乎每次吵架之后她的说话方式,吵架的点几乎和父母之间的行为模式是相同的。这是多么可怕的现象。她于是哭出来对我说,好像自动化地复制了父母的行为模式,甚至在继续传递给身边的人。她很害怕,害怕自己将来也会变成母亲那样情绪不稳定,最后婚姻不幸福。

这看上去就像一种宿命,越想逃离的,越无法回避。代际创伤的表现形式有很多,比如:焦虑、抑郁、失眠、恐惧、自闭症等。

比如:上一代人在战争中遭受的创伤、自然灾害中的经历、家庭暴力、亲人离世等等。

这些经历会对上一代人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对下一代人产生负面影响。

中国人的代际创伤因为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而呈现出一种星星燎原的普遍。

对这一代父母而言,物质的极度匮乏无疑是一种创伤经历,而这种经历不仅影响他们自己,也影响他们对待和养育子女的方式,例如,他们可能会过分严苛地要求孩子节俭,剥夺孩子的娱乐时光,以至于在无意间将这种创伤传递给了下一代。

他们把自己的痛苦无意识地传递到了孩子身上,并且觉得这是成长里最关键的一环,但这种盲目吃苦和压抑的方式不会让孩子成为更坚韧的人,只会反抗,或者认为自己不配被好好的对待……

代际创伤的症状和影响包括: 

缺乏信任

愤怒、沮丧或烦躁

不安全感和自尊心差 

焦虑症和抑郁症

难以信任他人

对受伤或死亡的无理恐惧 

药物滥用

解离和麻木 

高度警惕 

分离焦虑

反常的行为和表现

社交回避和退缩

身体健康状况恶化

创伤的代际传递形成原因

依恋模式

依恋模式是决定人与人之间情感纽带的关键。

依恋模式决定了从早期的亲子情感关系到成年之后的亲密关系等一系列的人际情感关联。

身体健康状况恶化

四种依恋模式:

疏离型           

自立,漠视

亲密关系;

冷淡、独立 

恐惧型

害怕被遗弃、

不信任他人;

猜忌多疑、

害羞 

安全型

对亲密关系

和相互依赖

安心;乐观、

好交际 

痴迷型

对有损亲密关

系的任何威胁

都不安和警惕;

贪婪、妒忌 

教养方式

1978年,美国心理学家鲍姆林德提出了教养方式的四种类型:权威型 专制型  放纵型  忽视型

教养方式是父母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

专制

要求较高较严格

虎妈 棍棒底下出孝子

对孩子的要求回应不及时或质量差 

权威

要求较高较严格

对孩子的要求回应及时且回应质量高

权威型父母少而又少 

忽视

低要求低回应

放养式教育 留守儿童家庭

易出现“问题学生” 

放纵

低要求高回应

但多以物质回应为主少精神关注

溺爱型 自我中心巨婴 

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

在其成长过程中,这个创伤记忆被他的意识压制到了潜意识里。为了保护自己,他采取了否认、逃避等防御机制,对于潜意识里的创伤记忆,成了藏在海面下冰川。但当某一天,因为某个事件或某个场景触发时,那种悲伤、恐惧、愤怒的感受瞬间被激活。

所以,代际创伤是上一代镶嵌在下一代生命里的标记。

虽然人生有很多途径是可以修复创伤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式就是通过养育下一代,陪着孩子度过美好的童年,来修复我们的童年创伤。可是,如果创伤太严重,自身没办修复,就会镶嵌进下一代,再创伤下下一代。 

很多时候,我们的精神痛苦并非是“我”的痛苦,它可能是“父母”的痛苦,或者是“家庭”的痛苦。请你相信,你不必背负家庭创伤的沉重负担,也不必追求与家庭背道而驰的方向,你可以允许自己做一个独立的个体,慢慢探索属于你的生活状态。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文章
  • xinlipai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130002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