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尖子生更易得抑郁症?

   2024-04-09 IP属地 河南郑道心理学习考试00
核心提示:如果有这样一名中学生:

 

如果有这样一名中学生:

成绩名列前茅,重点校里的班级至少前五名

外形在同龄人里属于中等偏上

有一项或者多项才艺特长

家庭生活条件良好甚至优越

生活环境一直比较安定平稳,没有经历过重大创伤事件(例如:父母离异、重要养育者去世、发生意外导致残疾等)

是不是让很多同龄人羡慕的好学生?让很多家长称赞和欣赏的好孩子?

最近在工作室里治疗过的好几个来访者都是如此,而他们求助的原因相同—— 抑郁

为什么都是成绩突出的班级尖子生呢?

小A,初三女生,因为有自杀倾向、重度抑郁来咨询。休学在家半年,之前也因为中度焦虑进行过一段时间的校内心理咨询。小A曾经是班里无人匹敌的第一名,几年前就通过了钢琴全国十级。虽然如此优秀,但她越来越发现,自己始终不能和周围的同学自然相处。她努力去迎合别人的喜好,加入同学的圈子里,但还是不被接受。因为没有朋友,小A感觉孤独、自卑、绝望。

第二个是小B,高三男生。高三开学时一次重要的摸底考试钟,小B虽然保持了班级前三名的位置,但离自己理想的总分还有一定差距,由此担心考不上心仪已久的清华北大。于是他开始焦虑,失眠,没有胃口,后来厌学,发展成抑郁。

小C,高一女生。从上高中后一个月开始厌学、抑郁,在家休息不见好转,来工作室咨询。在重点初中时成绩突出,中考发挥失利没有考上理想的重点高中。进入普通高中后心不甘情不愿,看不上周围的同学甚至老师、觉得处处不如意,更不想融入这个环境,逐渐自暴自弃。

现在,随着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很多父母都懂得,在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背后,几乎毫无悬念的是他们成长的家庭出了问题。

在这三个案例中,虽然夫妻关系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问题,但更直接的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培育出了有着某些人格倾向的孩子。

从治疗师的角度所看到的,就是在父母的高标准、低包容性的教育方式之下,他们发展出了内心的低自尊感,以及行为上对完美的过度追求。

很多父母看到了自己孩子的努力和优秀,以为这样的孩子内心应该也是自信的、强大的,却不懂得,他们内心体验着痛苦的挣扎。

优秀一定就自信吗?其实未必。

这些话,也说给那些羡慕着“别人家的孩子”的父母。

A的父亲坚信不能溺爱孩子,必须严格要求(就像自己当年当孩子时候一样)。他其实很爱孩子,也花了很多时间陪伴女儿。但是因为从小接受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观念,表现出来的似乎永远都不满意,甚至是鄙视和轻蔑。

小学时一道算术题计算错了,父亲就会狠狠的骂她:“笨死了”。小A成绩一直很好,却始终在父亲面前感觉抬不起头来,因为“爸爸从来没夸奖过我,我觉得考第一名是正常、应该的。”小A极度的不自信,连在面包店买面包时都要花好久时间,犹豫再三,出现“选择困难症” – 她怕自己做出的决定不够完美会后悔。

她的钢琴也弹得很好,可是依然没有改变她对自己的感觉 – 糟糕透了。成绩再好也改变不了没有朋友的事实。她想加入她的同学中,像普通同学那样可以自然的聊天。

但当她努力去融入周围时,却明显感到被排斥,自尊心一次次遭受打击,那种滋味让她太痛苦了。她后来选择了逃避退缩。

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全力以赴地学习,保住第一名。而同学也越发觉得,她和他们不是一类人,总用异样的眼光打量她,让她觉得难堪。谁能理解,表面的清高背后有着深深的挫败感和无奈,还有对自己、对父亲强烈的愤怒甚至怨恨。为什么别人都能愉快轻松的交往,自己就那么困难呢?

小A承认,其实她能看上做朋友的人,很少。因为她理想中的朋友,应该学习成绩和她不相上下,也有突出的特长,两人有很多的共同爱好和话题,简单说就是“门当户对”。

可是这样的标准能有几个人合适呢?更何况,对方愿不愿意和自己做朋友还另当别论。所以和小A接触过的同学,能够感受到她内心挑剔的眼光,那些刻意而为、迎合他人的举动只让她显得更加可怜。

与此同时,小A因为被排斥而感到更加自卑,一次次的尝试失败加强了她的自我攻击,她的自我感觉变差,更加封闭。

当她受不了这种对内攻击的强度时,她开始出现了自杀的念头。

小B 的父亲是个聪明能干的人,自身的业务能力很突出,对儿子也抱有很高的期望和严格的要求。小B从小也没有让他失望过,不仅一直成绩突出、爱好广泛,性格也比较开朗、容易和周围人相处。

不过,想从父亲那里得到表扬还是很难的,因为爸爸的眼光“通常都是有挑战性的。”

小B不仅是父母的骄傲,也是他父亲家族中同辈人里的佼佼者。从爷爷奶奶到姑姑叔叔,一大家子都把未来的希望放在他的身上。这个关系密切的大家庭经常聚会的话题就是孙子们,而小B始终是中心话题,爷爷奶奶都知道他想考清华北大的心愿。

长辈们长期过度的关注和期许,给孩子的内心构成了不小的压力。

小B有点儿强迫症的倾向。例如,走在人行道或者广场上,必须躲开砖缝,每一步都得踩在整块砖上,不然就会很难受。书架上的书一定按照他自己设定的方式放好,如果爸妈帮着收拾了房间没注意,他就必须花上一会儿时间重新摆。

“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觉得自己一定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不能出差错。”

高三开学这次摸底考试,他考得其实还不错,班级排名第四,正常发挥。可是小B觉得不行!

因为这个分数离他对自己的预期还有十几分,这样的状态高考就上不了北京的最顶尖学府。自己马上面临人生重要关口,却没有必胜的把握,万一出现意外情况……一想到这里,他就感觉心慌、头疼、恶心,看不进去书,晚上睡不着。

本来统一安排住宿制的学校为了照顾这位尖子生,破例同意让小B每天走读回家,放松心情,保证睡眠。父母也及时发现了问题,从生活安排上尽可能照顾好孩子的饮食起居。但还是不行。

“我想申请休学一年,在家调整好了,等我有了充分的把握,下一年参加高考。”他这么打算。

小C的故事可以看做是小A和小B的版本混合。

她有一个不苟言笑、严格要求的领导父亲。父亲要么是下班后经常应酬回家很晚,几乎见不到,偶尔赶上他回家早的时候,就是滔滔不绝的批评和说教。

“在他看来,我就没有什么优点。我成绩还可以,可是他总是盯着我的小毛病不放过,比如屋子不够整洁啊,待人不够礼貌啊,他说我要是个儿子,他就动手打我了。可他说出来的话比打我还让我难受。”

小C一直都觉得,学习好是自己这么多年来唯一能和别人竞争的砝码,可是中考没考入理想的重点,现在“沦落”到这所破学校还能指望考什么好大学呢。人生顿时灰暗了,连以前的初中同学她也不大愿意来往了。

她像一只因为受伤掉入鸡群里又逃不走的凤凰。上课时满腹委屈愤怒,听不进去老师讲什么,觉得同学的素质低,和自己不在一个水平上。她太后悔了,不想上学了。

很巧的是,这三个孩子的家庭中,父亲都扮演了一个“高不可攀”的形象。母亲在养育孩子方面主要是照顾饮食起居,对于父亲的不合理教育方式虽有怨言,却没有足够的话语权。

小B的父亲比小A和小C的父亲从教育方式上好多了,但他的母亲非常理性,很少关心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小C的母亲足够感性,能够共情孩子的情绪感受,但她为此严重焦虑,没有力量帮助到孩子。

应该说他们在别人眼中非常优秀。

我们看不到的是:因为从未失败过,他们的内心其实是脆弱的。

面对人生第一次、重要的挫败,他们不知所措,因为这打破了他们多年来对自己“完美”形象的认知。他们在失落痛苦之余,疑惑不解、自我怀疑,不知道自己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还能不能回到从前那种平静、完美的状态里;还是(更多的时候)人生就此暗淡下去,乃至生无可恋。

这个时候,如果父母从小给他们培养出的是高自尊感,也就是自信,并且能够共情他们的感受,陪伴他们走过这段黑暗的日子,这些一时的曲折并不会导致孩子患上抑郁症。

但是,如果以低自尊感或者说自卑,作为个人的人格底色,这种挫败作为外来的刺激就会成为抑郁症的导火索。

很多父母怕表扬多了孩子会骄傲会退步,哪怕自己心里也感到欣慰和高兴,却一直都很吝啬真诚的肯定赞赏。孩子从父母眼里看到的,永远是一张白纸上的那个黑点儿,为了迎合父母的要求,他们尽力追求更高更好更完美的自己。

这种追求,是只能成功,不许失败的。

而失败总归难免。

一旦失败,他们的内心听到的声音只能是多年来父母在他们耳边的苛责、批评,甚至嘲讽。这些被内化了的对自己的消极看法像牢不可破的坚冰,封住了下面生命本来自然流动的能量。因此他们感到内心缺乏力量,虚弱无助。

尤其是,成绩突出的孩子内心里往往住着期待过高的父母。这些期待过去曾经是使他们获得优异成绩的动力,如今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

优秀的人未必自信。

家长、老师和社会,已经心照不宣的把“尖子生”和“完美”划上了等号,似乎成绩好就代表着能力强、个性好、受人欢迎等等。

学习成绩只是反映了学习某些知识和掌握某种技能的水平状况而已,和身心健康水平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尖子生云集的全国著名高校里,抑郁症的发病率难道比三流学校低吗?

“高处不胜寒”,成人和孩子在这点上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那些尖子生为了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付出的代价,往往是内心别人更多的焦灼和压力,这通常超过了排名中等的学生,因为后者名次的起伏在班上其实并不那么显眼。

很多成绩优秀的学生内心里存在着对自己的怀疑和担忧。特别是在面临升学就业,进入新环境时,能否续写自己的“完美”神话,他们又比成绩平平的学生承受着更多的心理压力,因为内化的父母对自我的期待始终居高不下,甚至难以企及。

在看似幽暗无边的岁月里,抑郁症的患者在经受内心痛苦折磨的同时,也都面临着重新审视自我,发现自我的契机。

对于心智还在发育中的青少年,当他们在人生的岔路口徘徊,困惑、脆弱而无助时,更需要来自外界的指导和帮助。

对于这样的尖子生,家长和老师们需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走下“神坛”,退去已成为负担的光环。

只有放下来自外界的种种过高期待(也是重重限定),他们才能在这个逐步确立自我认同的年龄,慢慢探寻,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意义和价值感。

和所有的孩子一样,此时此刻他们最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充分、无条件的接纳。耐心聆听孩子内心真实的声音,陪伴他们走出这一段黎明前的黑暗。

如果不能理解孩子的想法,不懂得如何与孩子就此进行交流,最起码请不要单纯从表面行为上约束孩子的作息时间,关注上学与否。

给孩子足够的信任,你的一个拥抱、拍拍肩膀、摸摸头也许胜过千言万语。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文章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130002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