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行业的潜规则,对心理咨询师很残忍

   2025-03-12 IP属地 河南张兆华工作室张兆华1230
核心提示:一、最近出了个新闻,要求面试时不能问女性婚姻情况,这对女性有好处吗?答案没有任何好处,只会让女性失业率上升。不被歧视是道

心理行业的潜规则,对心理咨询师很残忍

一、

最近出了个新闻,要求面试时不能问女性婚姻情况,这对女性有好处吗?答案没有任何好处,只会让女性失业率上升。

不被歧视是道义规则;各取所需是商业规则。求职是双方谈合作,入职就是合作关系成立,想要合作顺利成立,合作双方的利益肯定是要都考虑进去的。

现在用法律的手段,禁止一方了解另一方的真实情况,美其名曰保护女性,其实就是拉偏架,你如果真的保护女性,直接打钱不就行了?

拉偏架口惠而不实,直接导致了合作中的信任成本被拉升,公司更加不敢轻易招人,最终双方无法达成合作,或者合作达成效率低。

合作达不成或者达成周期长,是谁的损失?求职者和公司都有损失。

这种邪恶的法律,伤害的最终是女性劳动者,很多女性被卖了,还在给别人数钱,还在支持这样的规则,认为这是女性权益的进步,恰恰相反,这是女性权益的倒退,只会让女性就业更难。

二、

心理行业也是这样的,行业里有很多精心炮制的谎言,这些谎言逐渐形成了行业里的潜规则,也就是说即使没有明面规定,但在行业内这是大家的共识,你不按照这个共识来,你就会面对巨大的舆论和心理压力。

但实际上,很多所谓的共识,根本不适合普通人在行业里创业,只是被包装出来,忽悠想入行的普通人,但普通人却把这些对自己不利的观念和行规,当作真理一样去执行,甚至有很多咨询师明明因为这些不合理规则而受害,但他们还是会站出来捍卫这种规则,认为就应该是这样。

比如说,长期价值、不要考虑赚钱、要完美、要敬畏(承认)伦理(自己不行)、要考证、要受训、要提升……这些观念植入穷人的脑袋里,对想入行的普通人伤害非常大。

入行三五年,没有任何收入,所有的金钱和时间,都花在研究技术上,大把咨询师在行业里面花了30-50万学费,甚至有的花了80多万学费,但依旧没有客户,反倒被人误导,说要注重内在提升。

内在提升当然重要,但不能是全部,大部分普通人想成为咨询师,当务之急,要的是生存,要的是有客户,要的是稳定的收入,而不只是虚无缥缈的境界、格局之类的东西。

境界格局之类的东西,得在酒足饭饱的时候才能去慢慢琢磨,一个人如果经济压力很大,这种状态下探索内心,我觉得效果会很差。

三、

我这两年一直主张咨询师要获客变现,行业里的职业教育,瞎搞了这么多年,误导了太多人,太多咨询师投入巨大,但回报不多,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竭泽而渔的行业发展方式,牺牲的不仅是咨询师,更是无数个怀揣着热情和梦想的人,这些人才是行业未来的希望,如果在入行过程中,这些人都被巨大的现实压力打垮,那行业怎么可能发展?

想要行业变得更好,一定是让咨询师能够富起来,能够有更多的稳定收入,一个行业能够制造更多的富人,能够帮助更多真心从业的人变得有钱,那就会吸引更多人才入行。

我从来不避讳谈论赚钱,我也不认为心理咨询师赚钱就是对来访的剥削,在自愿的前提下,来访付费给咨询师,一定是咨询师的服务相比自己付出的咨询费,对自己更有价值。

咨询师就应该大胆地谈钱和赚钱,一个能坦然面对金钱以及自己对金钱有需求的人,这种人一定是活通透了。

一个活得通透的咨询师、一个能够有高收入的咨询师,一定是比畏畏缩缩、低收入的咨询师,状态更好的。状态好的咨询师,做咨询又怎么会差呢?

我希望从今往后,心理从业者有个共识,健康的咨询师是能够积极的去赚钱的。

行业里,谁鼓吹咨询师不该赚钱,谁就是自己没解决和金钱的关系,这种人的话不仅不要听,还要第一时间给出反驳,以免这种坏风气在行业里继续传播。

我坚信,只有让咨询师富起来,才会有更多的人才前赴后继的涌入心理行业,行业里面的人才多了,咨询服务的供给端有真正的竞争了,才能真正的造福更多的来访。

真正希望来访过得好的人,一定也希望咨询师过得好。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文章
  • xinlipai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130002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