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我总是好心办坏事,吃力不讨好呢?

   2024-12-04 IP属地 河南实用宽心术实用宽心术团队20
核心提示:导言我好心好意为他做顿好吃的,为什么他却一点不领情?我明明是为了他好才提醒他的,他为什么非常不高兴?明明是他让我给参谋参

导言

我好心好意为他做顿好吃的,为什么他却一点不领情?

我明明是为了他好才提醒他的,他为什么非常不高兴?

明明是他让我给参谋参谋的,怎么我的建议会遭到嫌弃?

......

今天的你也很辛苦!

今天的你也很辛苦!

(图源网络,侵删)

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烦恼?

如果以上的场景让你有了共鸣的感觉,那么很有可能你正陷入一种叫做“过度帮助”的认知陷阱中。

为了进一步理解这个问题,让我们来看看以下两个真实的案例:

故事一

你的帮助可能不是对方需要的

这是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故事:

我是一位17岁孩子的母亲,我总是想着如何能在他成长的每个环节,尽己所能地去帮助他,成为他眼中的好妈妈。

然而,很多次我的帮助却给儿子带去了压力和困扰,而他的反应也让我感到自己的自尊受到了伤害。

举个最近发生的例子:

在外地读书的孩子最近回家。想着孩子平时不在父母身边,该给孩子多补充营养。

尽管我不擅长做饭,但还挑选了孩子爱吃的食材在厨房忙活起来。心想着如果孩子能在家吃上妈妈做的丰盛的饭菜再累也是值得的。

但是,当我将精心准备的菜端到餐桌等着看孩子开心吃时,却听到孩子弱弱地问:

“妈妈,我必须都要吃下去吗?”

脸上露出了无奈的表情。

这时,我先生看着一上午都在忙碌的我,又看了看儿子,急着说:

“妈妈那么辛苦做的饭,你当然要多吃!”

我真很努力了,今天的自己,也辛苦了。

我真很努力了,今天的自己,也辛苦了。

(图源网络,侵删)

看着丈夫,又看着眼睛睁得大大的老不情愿的儿子,我的心里突然觉得很难受!同时还伴随着沮丧和自责。

我心想

我也不是专业的厨师,这忙活一上午,老腰都累的快直不起来了,都这么大了咋就不知道心疼妈妈,像小时候一样开心地吃妈妈做的饭呢?

又开始自责

孩子平时在外好不容易回趟家,我这个妈妈却连可口的饭菜都做不出来,我还是个好妈妈吗?这一走不知啥时候能回家,和孩子在一起咋就不能创造一些开心快乐的体验呢?都怪我!

我在上述内心戏码里面起码包含两种“认知失真”。

比如我认为我对孩子的所有付出行为都应该是被孩子认可和接纳的,就应该得到孩子的积极响应和认可。

这种认知失真叫“应该”句式,即你告诉自己,事情“应该”如你所愿或如你期望的一样。

这反映了我对某些事情需要强烈的掌控感,否则我就不舒服,但是这个世界并不是完全由我自己说了算的。

有时候某些事就是不受你控制

有时候某些事就是不受你控制

(图源网络,侵删)

我儿子要是能认可我的付出就好了,但是我也明白他是个独立的人,完全可以(也阻止不了)有他的想法和立场,或许他也有一些不便说出口的原因,以致于不愿吃我做的饭菜。

儿子的反应(不太愿意吃我做的饭菜)让我觉得我是一个非常失败的妈妈,自尊心受到极大打击。这里有“非此即彼”的认知失真。

孩子吃了我做的饭菜的话,我就是好妈妈,他不吃的话,我就不是好妈妈。

似乎我是否是一个好妈妈仅凭一餐饭就可以被定义了。

事后看来,这也是太好笑了,但当时我就陷在里面,无法自拔。

事后我还问了孩子那天为啥不太愿意吃我做的饭菜,是我做的饭菜不可口吗(我一直是这样假设的)?

孩子的回答很出乎我的意料,他说他和初中同学那天中午有约在外面吃午饭,看到我热情地下厨房,他自己不知道怎么给我说这件事,怕伤了我的心。

于是,他就想少吃些,留些肚子给同学聚餐。

我又问他:“为什么不把这种情况告诉妈妈呢?”

孩子说我并没有问过他。

所以,是我自己假定他中午没有其它安排,而且认为自己做的饭菜不合他的口味。这两种假设都被事实证明是不正确的!我当时的反应是不是有点可笑?

跟孩子坦诚交流之后,我有了些觉察,原来我表达的爱儿子、关心儿子的具体行为(做一顿好吃的)如果不是他当时所需要的,他自然就不会有积极的回应,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啊!

经过事后的反思,我觉得在当时的场景,更恰当的做法是:我可以先和孩子沟通,问问他中午有没有安排,是否愿意妈妈做点好吃的给他吃?具体想吃什么?

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把我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并期望孩子可以欣然接受,这对孩子而言太不公平了。

在亲子关系中,你有没有这种“过度帮助”的经历呢?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是不是可以有更多的觉察?

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

故事二

过度帮助会使别人失去做事动力

 这是我一位朋友分享的故事:

我最近体检的结果不好,发现有“三高”,医生建议我多运动,注意饮食。

对此我很重视,并制定了锻炼计划,打算每天在小区里走路。

今天傍晚的时候,我正打算去走路,我夫人走过来对我说,

“你可以去锻炼身体,可以去走路了!”

我突然感觉非常不爽,跟她吵了一架,最后也没有去走路。

我为什么会生气呢?

我心想

我本来已经准备5分钟之后去走路了,心里感觉还是不错的,觉得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自己的身体指标肯定会有好转,情绪非常正面积极。

这时夫人来督促、强迫我去走路,虽然我也能理解到她这样做是为我好,为了帮助我,但是我感到这是外部压力要求我去做的事情,不是我自己想要去的,突然就失去了走路的内在动力。

我能理解我夫人的好意,但是她的帮助不但打消了我的动力,而且引起了我的反感!

这是因为她的行为似乎传达出了这样的信息,

“我帮你”等于“我爱你”,或者“我因为爱你,所以我帮你,督促你”。

但这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它也意味着“你靠自己是做不好的”。这样的信息大大削弱了我的自主感,导致我锻炼身体的动力大大下降。

你可以的,你是最棒的小喵喵

你可以的,你是最棒的小喵喵

(图源网络,侵删)

我当然希望我夫人也能理解我的这些想法。所以如果下次她再次以这种方式提醒我去走路时,我打算用“解读武装法”这种沟通技巧去应对。

改进后,我会这么说:

“老婆,谢谢你关心我的健康,你提醒得对,我每天都要去锻炼身体。事实上,我正准备5分钟后去小区走路,你要是愿意陪我一起去走路的话,我将不胜荣幸之至。”

解除武装法

“解除武装法”指的是找出他人话语中的某些真实成分,并借此认同他人,即使你觉得他们的话荒谬可笑也得如此。

当你感觉被指责被攻击时,这一方法产生神奇的效果。它会将对方的怨气刹那间化解于无形,以起到强大且立竿见影的镇定作用。

结语

亲爱的朋友们,在人际关系中,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

通过两个真实案例的场景还原和深入分析,原来我们好心办坏事,吃力不讨好的一大根源就在于:

我们有时会过度帮助别人,其实只是满足了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要给儿子做点好吃的;要帮助先生积极锻炼身体),而不是满足对方的想法和需求(儿子中午已经有了其它安排;先生希望能够自主地决定是否去锻炼,何时去锻炼)。

快乐属于你自己

快乐属于你自己

(图源网络,侵删)

所以,如果当我们有想要帮助别人的冲动时,不妨先来个“灵魂三问”:

他或她真的邀请你帮忙了吗?她或他希望你怎么做?

帮助他或她是否合适?会不会反而打击他的自信心和做事的动力?

他或她是在请你帮助解决问题,还是只是请你做个好听众、提供精神上的支持?

撒花

撒花

(图源网络,侵删)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文章
  • xinlipai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130002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