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视觉中国图源:视觉中国信息茧房 图源:半月谈警惕“水军” 图源:新华社“杀熟”不改 图源:新华社
2012年,《纽约时报》刊登了一条趣事。美国一名父亲怒气冲冲地投诉塔吉特超市,因为超市竟然向他的未成年女儿不断发送婴儿用品优惠券。然而后来,父亲发现女儿真的怀孕了。据说,超市之所以比这名父亲更早地知道其女儿怀孕,是因为利用手中数据所形成的算法,在分析了她购买的无香湿纸巾与饮食补给品后,得出的推测。
时间一晃来到2024年,大数据算法早已升级迭代,借助互联网深入到商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日前,农夫山泉董事长钟睒睒向张一鸣公开喊话,要求道歉,并呼吁“算法应该明白无误地公布于众”。这再次引起了网民对算法争议的思考。
恰值此时,国家多个职能部门联合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重点整治同质化推送营造“信息茧房”、算法向上向善服务缺失侵害用户合法权益等重点问题。
这些都说明,不管是民间、市场,还是在政府监管层面,都认识到,算法在给人们带来价值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乱象。这些乱象,我们或可形象地概括为算法的“五重变身”。
变身一:化作“隐秘探头”,将用户扒得“一览无余”。
有人开玩笑称,算法可能比我们更懂自己。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刚阅读过国际形势话题帖子,多个分析师、预测师、“一惊一乍师”便蜂拥而至。刚搜索过减肥妙招,国内的、进口的减肥产品就精准推送。甚至,与朋友不经意透露出想买衣服的念头后,那些商品竟会第一时间弹入你的眼帘……这让你脑海里不禁会浮现一个词:“监控”。
“地雷”或许早在下载App时已经埋好。一些应用软件会在注册时,就在提示你完善更多个人资料、选择感兴趣的内容,美其名曰提供“个性化”“定制”内容。你轻松点击几下,后台就完成了“数字画像”。甚至,还有一些应用软件在安装前就会让你授权地理位置、手机号码、浏览记录以及摄像头和录音等权限,如果不同意授权,就限制你应用一些功能,你只能在“被迫”与“无奈”状态下让渡个人信息和个人权益,被“捆绑”、被利用就这样不知不觉发生了。
算法的基础是数据,数据是一切决策和分析的基础,既关系个人隐私,更关乎国家安全。有人说,网络时代人人都是“裸奔”,这话有点夸张,但由于大数据的存在,每个人几乎成了透明人却近乎事实。
变身二:化作“信息茧房”,编织使人沉迷的“不良信息网”。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催生了算法的快速发展,手机已成为我们躯体的延伸,它使我们的目光五彩斑斓,又使我们的生活苍白乏味,它使我们的联系天涯咫尺,又使我们的交际困在线上。无数个深夜里,我们刷着手机迟迟不肯睡去,若蓦然惊醒,最大的感受是“时间都去哪儿了”?
当前,不可否认的是,绝大多数人已成了算法的“俘虏”。明星圈、搞笑圈、短剧圈、美食圈,圈圈活跃、界限分明,无论你的爱好多么小众,哪怕是修驴蹄子、逗蚂蚁,总能迅速在网上找到“组织”,然后软件通过大量重复推送,令你沉溺其中。
这其实是算法“流量至上”商业逻辑的必然结果。算法的初衷就是提升用户黏性和推动内容变现的工具,在搜集用户数据的基础上,无限趋近用户的喜好偏好。人们在这种长期定点“投喂”中会怎样?就像面对爱吃糖的小孩,把糖当饭一样持续吃下去,至于健康与否,则无人关心。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当肆意的谣言、极端的观念、暴戾的情绪聚集起来,形成“圈层”,筑就“回音墙”,年复一年“量大管饱”地给“信息茧房”中的我们以全方位浸染时,带来的危害不仅仅是信息的受限与视界的狭隘,更能成为社会氛围滑向偏执与对立的催化剂。
变身三:化作“幕后黑手”,操纵热搜榜单“连台大戏”。
近些年,“吃瓜”这个词一直火爆,已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网络现象。但有些瓜不但不“保熟”,而且是人为操纵的“坏瓜”“假瓜”,使网民在各种反转中被“打脸”。
比如,有媒体报道,热搜也可“定制”,5万元即能“造”热搜。快速攀升的点赞、转发的背后,却是10台电脑控制着500个微博账号的“假水军”。刷阅读量、刷话题榜、微博加粉、电影刷分、视频网站刷观看量、直播平台加粉、刷App排行榜……在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中,淹没的是每一个网民的真实表达,带偏的是每一个网民的真正需求。
尤其是涉及一些刑事案件,竟然也有人唯恐天下不乱,通过算法带节奏,三人成虎混淆视听。如,江西学生胡某宇失踪事件成了热点后,一些网络账号为了蹭流量,肆意编造“该学校已有多名学生失踪”“胡某宇已被化学老师用药水化掉”等网络谣言,严重误导公众判断,造成恶劣社会影响,1894个违法违规账号被处置。
谣言虽然自古有,更怕搭上算法车。若是只问点击量,不论是与非,那些虚假、惊悚、刺激、煽动性的标题与内容自然倍受人们“猎奇”心理的追捧,而中立克制、客观理性的认知输出则难以“出圈”。如此一来,算法就成了恶虎的翅膀,瞬间就能使“博眼球”言论铺天盖地,不仅导致负面舆情走向扭曲变形,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也会造成影响。
变身四:化作“时间磨盘”,让外卖骑手上演“生死时速”。
今年夏天,电影《逆行人生》让人们看到算法的强大与残酷,本来应是优化服务、规范流程的算法规则,却在实际操作中将员工逐渐异化为系统中的“肉身黄点”。
在现实中,不管是外卖骑手,还是顾客,都能真实感受到算法的威力所在。因为算法推崇的导向,外卖骑手在争分夺秒中选择“逆行人生”。因为算法规则的限定,顾客不敢轻易打出一个差评。在这种看似公正便利的系统运行下,人成了数据,成了工具,身在其中便别无选择,算法永远是冰冷而正确的,人们只能被驱动着奔跑,停下就意味着濒临淘汰的边缘。
外卖骑手只是算法逻辑的典型代表,与之类似的还有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等等,这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占职工总数的21%,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其诞生的基因,就是互联网技术应用和数字经济发展。但因算法而生,并不意味着算法可以盲目追求利益而侵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劳动者需要的是积极的奋斗,而不是无度的内卷,需要的是科学的调配,而不是一味地压榨。
变身五:化作“笑里藏刀”,在不经意处抽刀“杀熟”。
俗话说,“一回生,两回熟”,没想到有些互联网平台利用算法,反其道而行之,宠生而杀熟,越是VIP越“欺熟”。
举个真实的例子,家住石家庄的刘女士,孩子在北京上大学,她每次来京探望孩子都会入住校旁一家酒店。有一次,她通过某手机软件预订一个房间,价格每晚近800元。可她办入住时发现,有客人预定了同样房型,价格只要600元。经过比对,两人在同一手机软件上看到的价格完全不一样。
“大数据杀熟”已成为“算法歧视”的表现形式之一。买机票、打网约车、网络购物,甚至骑个共享单车,都会被“大数据杀熟”。借用一句电影流行语,以前叫人家“小甜甜”,现在叫人家“牛夫人”!钓新人“上钩”时说得比什么都好,一旦你成为熟户,就成了任意欺骗的对象。这样的平台是不是有些“渣里渣气”的?
据有关统计,86.91%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有过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82.37%的受访者认为这个问题普遍存在;92.33%的受访者认为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了差异化营销。所以,这并不是个别现象,不禁令人感叹,好好的算法,怎么成了噼里啪啦的算盘珠了呢?
我们揭露不良算法的五重“变身”,绝不是否认算法对社会进步所产生的重大意义。恰恰相反,算法不但对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有很大贡献,而且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重要指引。在我们未来的生活中,算法必将发挥更为巨大的作用。而我们要思考的,是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算法?算法该怎样为人服务?
一是乱象需要得到纠治。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决定着任何问题都无法一劳永逸解决。既然无法停车,那就在前行中及时调控。近日,多个职能部门联合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既响应了网民关切,也抓住了不良算法的“七寸”,相信在有力治理下,这些乱象能够得到有效遏制与化解。
二是平台必须担起责来。
算法的技术提供方与利益获取方都是商家平台,那么,网络平台也要承担起算法安全责任。要对照治理的重点任务,举一反三排查安全风险问题,简单问题立即整改,复杂问题明确整改举措和期限,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和应付思维,一旦积重难返、坏了口碑,不光相关职能部门不答应,广大网民也终会将不良平台抛弃。
三是坚持正确价值观念。
技术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操纵人的,平台要拥抱用户,而不是收割用户。所以,根子在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主动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不仅在于守好法律法规和道德底线,而且要推动算法技术更加合理使用,大力传播正能量,促进算法应用在向上向善方面有更多作为。
好的算法应该像流水,帮助用户的思维和需求更顺畅地抵达远方。好的算法应该像伯乐,挖掘优质内容脱颖而出,呈现在更多人面前。好的算法应该像窗户,让所有网民看到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